您当前的位置 : 思政动态

时间:2023-12-11 09:27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挖掘徽文化蕴含的育人元素,立足当前社会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岩寺镇富山村为试点,积极开展基层思政工作探索实践,从群众身边点滴事着手,创新打造集合宣传教育、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解忧杂货铺”,为群众和美生活提供“最优解”,真正让思政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整合资源做“加”法,增加核心“驱动力”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从体制机制层面做“加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夯实基层思政工作的基础。一是建立“全维度”协同机制。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区直各部门各司其责,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二是推动“全层级”工作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综治、服务等多网融合,进一步理顺镇、村、组三级网格体系,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 的村党组织体系,全面布网嵌入矛盾纠纷末梢,形成为民解忧“家门口聚力点”。三是实施全链条闭环管理。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不缺位”的理念,创新打造“富山解忧杂货铺”,通过村级综治中心改造提升,内设心理咨询室、“作退一步想”调解室、“所所”联合办公处、信访中心、综治中心等功能室,落实人员配备,实现事项“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将治理触角向基层延伸、向前端拓展。

  二、服务距离做“减”法,提高治理“亲和力”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办事更便捷、审批更高效、管理更规范,求得群众更满意。一是骨干力量在基层。扎实挖资源、清“家底”,建立本地人才管理台账,推出一批“品行正、威望高、镇情明、人脉广、信息灵、能力强”的地方乡土人才。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乡贤”、“五老”作用,常态化深入村组一线、群众家中,拉家常、摸民情,及时收集反映群众“大情小事”。二是人才培育进基层。持续做好“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每年开展“春夏秋冬”四训,围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矛盾纠纷调解和常用法律知识等内容强化业务培训,落实岗前必培训。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及时处理问题,对涉及的法律知识向村民进行以案释法,提高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解忧杂货铺”成立以来,已处置矛盾纠纷17件,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三是专业队伍入基层。积极发动各类人才力量向基层下沉,扩大对乡村治理的关心和参与。引入专业队伍“智囊团”,吸纳政法干部、律师团队、心理咨询师、周边企业单位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村级事务治理,建立名单清册和联系群众机制,强化为百姓评理说事队伍力量,提升为民解忧专业性。

  三、难点堵点做“除”法,消除社会“摩擦力”

  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了解民情况、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盯住群众关切的“小问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落实政策,细化措施。一是上门服务暖人心。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四个带头、五个亲自”,带头执行“接访下访、批信办信、包保积案、会商研判”工作制度,开展“述民情、聊民意、解民忧”活动。下沉工作重心,实行村民小组每周一次、村“两委”每半个月一次走村入户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及时掌握乡间、邻里、家庭各类信息,重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社情民意征集等工作。二是定期会诊聚民心。针对矛盾纠纷调解,“解忧杂货铺”融合了具有黄山特色的“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通过“细听陈述、理清症结、借古喻今、悉心规劝、各退一步、握手言和”,让当事人回归理性,小型矛盾纠纷“现场消弭”。难以一次性解决的,则逐一登记在册,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把脉会诊找病灶”,实施“开方抓药治顽疾”,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属地、止步于未诉。今年以来,富山村已经办结各类“小急难”事项34件。三是“逢5”联调筑同心。每月5日、15日、25日,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到村“经营”,同时邀请村级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乡贤等参与,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点对点协调处置利益问题,让小问题、小矛盾就地化解,构建集摸排收集、法治宣传、矛盾调处于一体的化解体系,实现各类矛盾问题及时排查到位、登记到位、解决到位。

  四、统筹优化做“乘”法,形成整体“牵引力”

  结合群众实际需要,开展综合服务,从解决群众烦忧入手,不断扩大“解忧”覆盖面,让“解忧”融入生活、惠及于民。一是深挖“解忧”元素。挖掘徽文化徽文化蕴含的以义统利的义利观、公私兼顾的公私观、民富国强的家国观等精神内涵,因地制宜开发“共富坊”,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开设“富山书院”,在寒暑假招募本村大学生为孩子提供学业辅导、安全培训;打造”仁心医馆“,与歙县平和精神康复医院签订了协议,对精神疾病患者加强管理服务,全村11名精神障碍患者得到高效服务;设立“福善堂”,提供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中心,以说理评事厅为阵地,发挥村中“五老”人员作用。二是坚持文化浸润。将高品质的文化活动作为群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按照“理论+”的模式,采取菜单式、流动式方式,以“讲身边的事,说爱听的理”为切入口,通过大讲堂、板凳会、文艺巡演等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夸夸”系列实践活动,用小变化展示大发展,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推动群众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把矛盾苗头扼杀在“未萌”。三是激发基层活力。坚持德法共治,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全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开展文化振兴、乡村文化赋能行动,引领乡风文明,打造一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发挥村规民约和“四会”组织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培育一批乡风文明项目品牌。开展文明村镇、乡村好人、好婆媳、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从群众中发现、树立榜样,引导群众从家庭做起,从自己做起,用正能量感染身边人,传递幸福感。(黄山市徽州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