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思政动态

时间:2025-03-13 16:12   来源:中安在线

  近日,广德市文化馆“非遗少年说”首批学员考核工作圆满完成,共计40名青少年学员参与考核。考核评选出“金话筒奖”4名、“银星奖”6名、“最具潜力奖”9名和“非遗传播小使者”若干。经过为期数月的系统培训,40名青少年正式成为“非遗传播小使者”,为非遗传播、传承注入了新鲜活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 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本次“非遗少年说”培训,课程设置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培训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为学员们梳理本地非遗脉络,涵盖“王氏制扇技艺”“广德民歌”“张渤治水的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践环节中,孩子们走进非遗馆,亲手体验非遗产品制作,感受匠人精神。同时,培训老师从语言表达、仪态礼仪、互动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专业的指导,帮助学员掌握了讲解技能。

  从“聆听者”到“传播者” 童心点亮文化之光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以“非遗小主人”的身份展示学习成果。在模拟讲解环节,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着非遗背后的故事,他们坚定的眼神、自信的演绎,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严格选拔与专业培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非遗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访客。

  “金话筒奖”获得学员刘艺昕表示:“以前觉得非遗是老物件,现在发现它们背后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同学,让更多人爱上非遗!”

  创新培训模式 搭建文化传承平台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集中授课+参观体验+实地模拟+非遗体验”的模式,打造青少年非遗体验实践平台。广德市文化馆馆长彭晓磊指出:“培养小小讲解员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文化认同感的培育,孩子们将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据悉,结业学员将入驻广德市非遗馆开展志愿服务,并参与“非遗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中。未来,广德市将持续推进青少年非遗传承计划,以童声童语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助力非遗保护事业薪火相传。(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