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思政人物

时间:2022-11-21 10:09   来源:安徽日报

袁媛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温暖的午后阳光下,工地上飘出阵阵清新悠扬的唱腔,很多农民工纷纷围过来驻足聆听。日前,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副团长袁媛,来到中铁上海局三公司合肥创智天地项目施工现场,向工友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听说工友们爱听黄梅戏,我就把工友们特别关心的乡村振兴、就业等内容融入戏曲,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工友们可喜欢啦!”袁媛笑着说。

  在工地上干了20多年的农民工党员计玉庆,头一次现场听到以戏曲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党代表水平就是高!讲得准,讲得透,大家能听得懂,喜欢听。”计玉庆难掩兴奋地说。

  从北京回来后,袁媛一刻也没有停歇,在排练舞台、基层社区、建筑工地,经常看见她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宣讲的身影。

  别看袁媛是舞台上的“女一号”,但每一次宣讲她都做足了功课、下足了功夫,什么样的听众准备什么样的宣讲,什么样的场合采取什么样的风格……无论在哪,不管面对的是谁,袁媛都会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确保宣讲走“新”更走“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黄梅戏舞台,还是宣讲现场,都是同一个道理。”袁媛说。

  根深才能叶茂,宣讲也要“排练”。每一次宣讲前,袁媛都悄悄地预演很多次,根据不同的宣讲对象把核心句子“拎”出来,开头和结尾都是不重样的。

  谈起自己的宣讲心得,袁媛娓娓道来:“开场时以黄梅戏为引,我会先唱一段《共产党宣言》,再结合自己的入党故事,分享这些年大家生活发生的新变化,这样就很自然地宣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

  工地变讲堂,戏曲来宣讲。黄梅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也是安徽地方重要文化名片。从第一次挑大梁担任女主角诠释《红梅赞》里的“江姐”,袁媛用十年时间创作红色题材黄梅戏。

  “黄梅戏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特色。作为文艺工作者,要用心用情创作优秀剧目,紧跟时代需求,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保护和发展黄梅戏文化。”袁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