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村口不远处一座高大伟岸的雕像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目光。这是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一家三口的雕塑,雕塑下方“薪火相传”4个字分外醒目。
离开雕像,步行不到两分钟,小丘环抱下一座土黄色的老式民居映入眼帘,这里便是王步文故居。这位革命先烈在短短33年人生中历经风雨、饱受磨难,却矢志不渝投身革命,用碧血丹心谱写了一曲红色赞歌。
年少立志誓救国
王步文1898年出生于潜山县衙前区资福寺(今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读私塾。1917年在衙前粹新高等小学读书时,他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并组织了以团结同学、砥砺学业为宗旨的“乐群会”,经常与同学切磋学业,纵论国事。1918年春,眼见许多贫困学生因学校擅增学杂费而辍学,王步文便带领“乐群会”的同学与校长说理并进行斗争,最终校长被迫辞职,贫寒学生得以返校继续读书,但王步文因此被校方开除。
同年秋,王步文到安庆求学。在这里,他进一步接触进步思想,树立了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在一篇题为《中国今日大病之安在》的作文中,他慷慨激昂地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民众团结起来,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挽救危若卵石的中国”,同时表明自己坚韧不拔的决心,“予决不以一败而心冷,再败而心灰,终必达其志而后已。”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安庆,王步文激动不已。他积极联络青年学生,组织罢课、游行示威等活动声援正义。因在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决、勇敢与非凡的组织才能,王步文先后被选为安庆学生联合会委员、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成为安徽省早期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
点燃星火促燎原
“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王步文,深刻认识到只有点燃新思想的火花,才能为革命播下不熄的火种。”岳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汪子彬介绍,五四运动后,王步文和同学一道创办了《黎明周刊》《安庆学生》和《洪流》等秘密刊物,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1921年4月,王步文等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他的领导下,安庆广大青年学生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先后开展了抵制日货、“六二学潮”、驱逐省长李兆珍等斗争,有力推动了安徽青年运动的发展。
1923年,王步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积极参与筹建安徽早期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随后,包括组织党团员学习革命理论、开办工人夜校等党的各项工作在安庆如火如荼地展开。
1924年,因局势恶化,党员被迫转移,中共安庆支部的活动暂时中断。在此情况下,王步文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学习,同时组织安徽学生驻沪办事处,并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他走到哪,革命的活动就开展到哪,红色的星火就传到哪。”汪子彬指着故居内的展板说,即使1925年远渡重洋赴日本留学,王步文仍然在旅日进步青年学生和华侨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与在日本的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
英勇献身励后人
1927年,回国后的王步文先在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同时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组织部长,后又任上海总工会青年部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步文任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中共怀宁县临委书记。同年底,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的王步文为营救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两位党内同志,领导了梅城暴动。尽管暴动因叛徒告密而失败,却就此点燃了皖西、皖西南地区通过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星星之火。
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王步文任省委代理书记兼宣传委员。3月,成为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
正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之时,1931年4月6日因叛徒出卖,王步文在芜湖柳春园被捕,并被押送至安庆饮马塘监狱。被押时,反动当局以高官厚禄相许,他不为所动;施用各种酷刑逼供,他坚贞不屈。5月31日,敌人无奈之下对他下了毒手,王步文于安庆就义,时年33岁。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美好生活。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不仅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时刻铭记他们不朽的精神。”如今担任王步文故居管理员的余海霞正是王步文的后人,十多年来,她默默守护着故居,为每一位参观故居的游客讲述先辈走过的红色之路。
多年来,前来王步文故居瞻仰革命先烈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故居也被列为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西县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等。(记者 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