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思政要闻

时间:2022-11-01 10:17   来源:安徽日报

  编者按:擘画复兴新蓝图,创造历史新伟业。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走心,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凝聚力量,安徽日报特推出我省社科界部分专家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一,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及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构建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智能电网与微电网相互促进的能源生产、输配与供给系统。其二,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运用“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及其平台,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重点支持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其三,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强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绿色交易市场体系。其一,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健全统一开放、公开透明的绿色低碳产品、装备、服务的技术标准、认证、标识和监督体系,完善行业、产品市场准入目录清单,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绿色知情权、选择权,以市场化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其二,维护市场公平交易。市场的绿色化有其自身的技术标准特质,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普通的消费者有着识别的难度,需要相关部门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优先采购,加以示范和引导,促进绿色产品市场的公平健康有序发展。其三,严格实施市场主体退出。在行业、企业方面,动态调整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推进过剩落后产能(如电解铝、钢铁、水泥等)的创新转型或有序退出。在产品方面,积极引导消费者的绿色化、低碳化选择。

  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促进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发展。一方面,以生态补偿促进效率和公平。完善国家财政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资金、技术、项目的支持,促进其产业绿色化、品牌化。健全城市化地区对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产业、项目、技术、人才等的横向合作补偿机制,提高各级财政等资金在再次分配中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以联动促进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健全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梯次绿色化有序转移的体制机制,确保耕地、生态红线不受触碰。完善政策矩阵,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向耕地资源以外的整个国土资源(江河湖海)要绿色食物,发展生物科技与产业、设施农业,全方位多元化开发绿色食品,更好满足老百姓日益多样化的食物需求。

  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绿色开放体系。一方面,提升绿色贸易水平。研究国际绿色技术标准及其认证体系,按照出口目标市场的标准组织生产、包装、运输,跨越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充分发挥关税的调节作用,有效限制资源性产品等出口,严格实施固体废物(洋垃圾)零进口。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绿色化。重点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等领域,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强钢铁、水泥、铝等行业的技术联合攻关,推进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减污技术改造,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塑造竞争新优势。(作者 曾凡银 系安徽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

  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对思想理论武装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内容,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方法。我们要认真落实“五个牢牢把握”,在理论研究阐释、评论言论和宣传宣讲中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为在全省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作出社科界应有贡献。

  一要聚焦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学习宣传贯彻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全省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为人民执笔、为人民立言、为人民创作,紧贴百姓冷暖搞研究、满怀大众情怀写文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社科宣传普及,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用真理之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真理之力掌握在群众手中,不断激发和催生江淮儿女向上向善的追求、创新创造的活力,汇聚践行新思想、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二要聚焦伟大变革,坚持自信自立。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要求我们要深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释工作,精心打造一批彰显徽风皖韵的文化符号、文化标识、文化品牌,增强安徽文化的归属感和影响力,培育与安徽发展硬实力和发展前景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

  三要聚焦与时俱进,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这一重大论断,切实加强社科系统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管好社科类社会组织和学术交流平台、社科普及和学术界期刊,坚决守住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坚持与时俱进,拉高工作标杆,对标先进地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特别是要持续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努力推出更多名家、名篇、名嘴、名团队,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

  四要聚焦中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从中国实际、安徽省情出发,通过安徽社科创新课题、安徽智库论坛、“三项课题”等平台,聚焦实践遇到的各类问题,作出正确回答;要紧密结合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生动实践,总结“安徽特色”、提炼“安徽经验”;组织开展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咨政报告,锻造“皖字号”社科品牌,以社科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五要聚焦伟大斗争,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发扬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和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系统思考、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借助省社科普及条例即将通过并实施的契机,进一步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促进干部群众努力提升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努力把握时代性体悟规律性,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主导权。

  六要聚焦团结奋斗,坚持胸怀天下。社科界要胸怀“伟大梦想”、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安徽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要努力推动我省社科界“五路大军”“十万人马”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在新征程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的安徽社科答卷,不断开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新局面。(作者 李兵 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坚定历史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深刻把握这一伟大号召,对于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砥砺奋进,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交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绩单。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认真学习、研究、总结和宣传党的百年历史,不断从历史中获取前行的勇气、信心、智慧和力量。

  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成功应对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风险挑战,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实践证明,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把其郑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指导思想。一百多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从伟大自我革命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一百多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实践证明,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新征程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作者 程中才 系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院长)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一、一部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必须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时代化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而且以极大的勇气克服各种干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诸多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是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要用鲜活丰富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正是在这种“继承”和“创新”、“中国化”和“时代化”持续推进中,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

  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深刻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这些重大课题进行深邃思考,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思想观点,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实现了新的飞跃,一个重要标准就看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理论是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突破性、开创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突破性、开创性贡献。

  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集中彰显了我们党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信,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质的深刻揭示,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经验的深刻总结。

  在“六个坚持”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篇大文章。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觉做到“两个结合”,贯彻落实“六个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作者 王先俊 系安徽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给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出了振兴实体经济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日益壮大的实体经济,持续筑牢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体经济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质基础,在稳增长、强财力、扩就业、促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有利于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抵御风险挑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金融业、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与进步,全球经济逐步形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存的局面。当前,受新冠疫情、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艰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稳住了实体经济,就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就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实体经济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依托。新征程上,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变革,使实体经济朝着智能化、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要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发挥虚拟经济资源配置、交易实现和风险管理等功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鼓励外商投资实体经济,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我们的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还是要抓实体经济。” 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作者 江观伙 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庄严宣告,是对9600多万名党员的动员与鞭策,是对亿万人民的郑重承诺,也开辟了百年大党持之以恒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增强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们必须抓好抓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把握党的百年理论创新过程,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各个阶段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在风险考验中立住脚,在诱惑“围猎”前定住神,在复杂严峻斗争中保持政治本色。

  在学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自我革命的战略定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党史见证了共产党人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新的历史自觉和勇毅担当。党的自我革命,是全方位、全过程的革命,更是灵魂深处的革命。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就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实践行者,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由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磅礴力量,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传承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汲取自我革命的不懈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是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党的二十大号召:“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继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应有之义,要把精神谱系教育融入到干部教育培训和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推动革命精神的全社会传播,从而促使全党全国人民在革命精神的洗礼中提升思想境界、获得精神鼓舞、鼓起奋斗精气神。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践行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就要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强化监督和监察全覆盖的震慑效应,不断释放全面从严强烈信号;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社会氛围。

  我们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作者 袁维海 系皖西学院党委书记)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段论述意义十分重大,内涵十分丰富,必须学习好贯彻好,把“为民造福”落到实处。

  深刻理解“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首先,为民造福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奋力书写为民造福的新篇章。其次,为民造福是顺应新时代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把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事业推向前进。再次,为民造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质,在于实现造福人民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牢牢把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原则。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调动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为民生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问题和短板作为完善的发力点,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机会公平,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永远牢记“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这一真谛。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要靠人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像钢铁般坚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不惧风浪,勇往直前;要有钢铁般意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造性工作,开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要有钢铁般品质,强国复兴从我做起,恪守正确政绩观,杜绝“虚、躲、冷、粗、假”的弊端,不断取得新的业绩,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作者 计永超 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展现徽风皖韵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如何发挥文化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安徽文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一,认识把握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事业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一百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方略、文化发展新成就来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第二,学深悟透新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文化近30次,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专题形式对未来我国文化建设作出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五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五个方面重大部署,举旗定向、继往开来,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给人以强烈的信仰感召、坚定的决心意志和科学的方向指引。

  第三,求实务实抓落实。文化自信自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安徽实际,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求实务实、推深做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增强安徽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展现安徽文化的丰富底蕴、独特魅力、时代价值,为加快建设创新、共进、美丽、开放、幸福的安徽提供有利文化条件和良好社会环境。

  进一步提升文化质效,以“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为目标牵引,不断提升安徽文化的整体素质、进取气质、优秀品质,更好传承和弘扬安徽优秀文化基因,积极主动从历史走进现实、走向未来,为在江淮大地上书写好“五个安徽”新答卷提供强有力支持。

  进一步厚植文化根基,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培育提升区域文化形象,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名家和领军人物,加快提高与建设“五个安徽”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进一步彰显文化魅力,发出安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安徽篇章,更好地用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让安徽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认知、共同心声、共同行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投身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真正把深厚的文化积淀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真正把文化自信自强转化为发展自信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安徽力量。(作者 王玉斌 系江淮杂志社总编辑)

  深刻领会“六个坚持” 做好基层理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供了遵循,也为广大基层理论工作者做好实际工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做好基层理论工作,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群众意愿,把理论教育和广大基层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创新引导群众学理论、用理论的方法途径,更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自信自立。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基层理论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地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

  坚持守正创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要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用好数字化信息网络平台,力求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要创新理论宣传宣讲的话语表达方式,在坚持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多讲“大白话”,让广大干部群众读得懂、听明白、乐接受、会运用。要创新理论学习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述学、巡学、考学、督学机制,常态化开展列席旁听指导工作,推动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基层理论工作者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在回应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理论阐释。要秉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开展理论宣讲,注重“两点论”“两分法”,引导人民群众客观理性看待问题。要积极推广“理论宣讲+调查研究+舆情收集”的方式,在宣讲中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推动基层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做好基层理论工作,要增强前瞻性思考,把握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列出学习清单,有序有效推进理论学习。要增强学习内容的系统性整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加强整体性推进,坚持人民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需求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跟进到哪里。

  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基层理论工作者要在理论研究阐释、宣传宣讲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讲清楚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理想,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者 余永海 系中共黄山市委讲师团团长)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安徽跨越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安徽作为人口大省,拥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踏上新征程,安徽要抢抓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跨越式发展,确保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后发地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徽样板。

  推进人口大省实现现代化。人口大省是安徽的基本省情。2020年安徽全省常住人口为6102.7万人,城镇化率为58.33%。作为欠发达地区,安徽与沪苏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在相同发展阶段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较大差异,既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政策叠加机遇,也面对全球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新挑战。安徽要带领六千万人实现现代化,靠走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三地一区”建设,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壁垒,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保障“新市民”充分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加强公租房保障力度,支持共有产权住房建设,让住房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四史”宣传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繁荣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产业改革创新工程,实施文化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做强做实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文化企业改革创新工程,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施碳达峰行动,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活动的绿色转型。实施环境污染防治升级版,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探索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保护管理、资源有偿使用、跨区域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考评与监督等制度。

  推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是安徽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独特优势,联动畅通长三角循环,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通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重大开放平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和依靠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安徽实现跨越发展增动能。(作者 王先柱 系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