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思政要闻

江淮观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时间:2023-06-25 10:35   来源:安徽日报

  站立在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江淮大地上,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安徽正高举旗帜、凝心铸魂,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强省。

  文化“根脉”茁壮延伸,长出时代新枝叶

  一部电视剧,让合肥1200米的延乔路,成为市民缅怀致敬的打卡地。一到节假日,朵朵鲜花寄托哀思,感人卡片凝结敬仰。

  经过守正创新的艺术创造,陈独秀、李大钊等建党先驱,在《觉醒年代》充满质感的历史讲述中活了。历史正剧,强势出圈。

  “延乔路”短,“集贤路”长,都通向一个终点:“繁华大道”。交错时空中的历史和现实线索,让无数当代年轻人“破防”。合肥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在延乔路口竖起陈家兄弟事迹宣传牌,之后将延乔路上一所小学更名为“延乔路小学”,对道路规划提升改造,打造出一个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新红色地标。

  在陈独秀父子的家乡,安庆一中创设的“延乔班”,已办到第二届,红色文化融合思政教育,传承理想,丢籽发芽,努力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怀宁县把新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命名为“独秀小学”。教学楼边的陈延年、陈乔年大幅海报上,贴着孩子们留下的虎虎有生气的便笺纸:“建国有您,强国有我!江河无恙,如您所愿”“做一位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独秀少年”……

  全社会秉持“初心”、同频共振、默契互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文化“根脉”向着未来茁壮延伸,长出富含时代价值的新枝叶。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的生动展示,带领人们重温风雨如磐的岁月,让更多人对“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等深刻论述有感有悟。走在合肥“邓稼先路”上,行人的步履每天都在致敬历史;怀宁的邓稼先故居“铁砚山房”,筑起缅怀科学巨匠的情感地标;黄梅戏《邓稼先》唱响深沉动人的强国梦、报国情……

  理论宣讲凝心铸魂,思想导航引领未来,“活化”器物浓缩历史,文情并茂传递精神。全省331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万多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化作传承红色基因的“课件”和“课堂”。“国潮热”“博物馆热”,结合传统之美和当下之用,扮靓了生活;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为城乡发展注入新气质、新动能。精彩厚重的历史文脉,承载江淮儿女的奋斗精神,在创造转化中,加快化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安徽篇章”里的光彩气韵。

  激活创新基因,迸发更大动能

  正如革命先烈曾畅想的,今日之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一部讲述马钢人秉承“大国工匠”精神,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的大型工业题材话剧《炉火照天地》,在全国展演巡演,向人们讲述安徽“科技创新”的生动故事。

  创新,安徽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正在塑造这块沃土跨越发展的态势和未来。

  以石膏点豆汁,淮南王刘安创制了豆腐。徽商曾列“十大商帮”之首,徽菜跻身八大菜系。文房四宝在安徽发端,“十大名茶”安徽曾占“半壁江山”;“徽班进京”的文化融汇,成就了国粹京剧。

  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蒸汽轮船,现代中国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VCD、 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都在安徽“呱呱落地”。历史上,安徽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今天,“墨子号”飞天,“九章”“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机运行,“人造太阳”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深空探测事业扎根江淮、叩问苍穹,合肥以“芯屏汽合、集终声智”跑出黑马速度,芜湖机器人、蚌埠玻璃产业享誉业界。

  走进巢湖之滨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厚重的历史创造与宏大的当代实践汇成奔腾澎湃的创新河道,从历史涌流到今天,给惊叹、振奋的参观者带来深刻启示。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念孙认为,要对浩瀚历史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现代阐释,在古与今、中与西的对峙、碰撞和交流中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走好‘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强调。

  绵延传承的创新因子,在当代沉淀、“结合”,融入江淮儿女胸怀自信的前进步伐里,融入江淮大地不断铺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

  科教大省安徽,变身科技创新策源地;传统农业大省,变身新兴产业聚集地。安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加速打造创新型文化强省,全力提升软实力,以匹配发展进步、能级跃升的硬实力,迸发更大动能,加速跨越赶超。

  展现徽风皖韵,将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黄山市徽州区,绵延流淌的丰乐河边,一侧是生态湿地,一侧是西溪南村。数不清的苍劲的枫杨在潺潺溪流边,投下铺天盖地的清凉。西溪南村里,100多幢明清建筑耸立高脊飞檐。10多幢老屋经过保持文化和生态肌理的“微改造、精提升”,承载研学、团建、创意等新业态。村中保留住了浓厚生活气息和烟火味,污水管道等从青石板路下穿过,本真、“治愈”的徽州诗意田园原味呈现。

  目前,全村共有民宿61家,从事旅游行业的村民200多户近千人,村集体收入超过百万元。独特的生态人文优势,转换成为发展优势。

  安徽47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818个省级传统村落,在深入挖掘、传承、活化中,展现徽风皖韵,让乡土文化有根可寻,同时实现经济和生态价值。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安徽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称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显学”。

  “高站位推进徽学研究,提升安徽文化品牌和软实力。”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光强调,应提炼转化徽文化精神内核,赋予传统徽商“义利兼顾”“以义为利”的价值观时代内涵,塑造当代商业文化价值观;将徽文化中崇仁尚义、重教兴学、息讼调解等观念意识,渗入村民的立身行事中,助力打造乡村基层治理的徽派模式。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省学术带头人刘伯山,非常珍惜一个“村级荣誉”——祁门县古溪乡黄龙口村“荣誉村民”。从2010年起,他带领研究生团队多次深入黄龙口村,吃住在村民家中,开展田野调查。丰硕成果和社会反响帮助这个“介于万山之间”的徽州村落拥有了更大知名度。

  “徽州文化不是废墟文化、学院文化、博物馆文化,而是非常实在的活态文化,其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体的,今天还在整体延续。”刘伯山说,挖掘历史文化,回应这个时代,助力村落再生,是学者应有的职责担当。

  从提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三官庙,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河,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刘老圩,到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小井庄,从“莲湘舞”的非遗传承到引江济淮的运河文化……肥西的文化沃土上资源丰富,大有可为。近年来,环紫蓬山民宿群、紫蓬诗歌节、荷花文化节、蒿子粑粑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和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深耕文化沃土,面向未来传承创造,给我们文化自信自强注入十足底气。”肥西县委宣传部杨娜说。

  激活源头活水,转化徽风皖韵,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拓展实践创造,正为“创新安徽”源源不断增加跨越发展的志气、底气和动力。(记者 吴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