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思政要闻

时间:2023-09-13 09:16   来源:思政安徽

  巍巍大别山,英雄万万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让野寨中学进入全国视野,也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安庆。

  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这片土地,用生命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安庆人而言,红色是信仰,是忠诚,是拼搏,是忘我。英烈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精神,不仅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也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安庆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我辈功成,告慰英烈,继往开来,自强不息……”

9月1日,在烈士纪念馆前,野寨中学新生整理鲜花,礼敬英雄。 储永志 摄

  红色资源丰富 红色基因厚重

  站在位于潜山野寨中学的抗战将士纪念塔前,以在校生的身份向革命英烈庄严宣誓。这一幕,黄敬铭已经憧憬过无数次。

  “小学五年级第一次来到野寨中学参观,从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到忠烈祠、景忠厅,每一处遗址都在诉说着历史,让我深受触动。”初中三年,黄敬铭每年都来野寨中学参观,一遍遍地重温历史,激励自己。今年,他如愿考入野寨中学。未来三年,他将以考入军校的学长学姐们为榜样,更加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野寨中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因陵建校、以校护陵的中学。历经80年岁月洗礼,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及附属建筑忠烈祠、景忠厅、浩然亭、纪念塔等,依旧矗立在校园,成为全校师生的信仰之基和精神支柱。

  “校园内的红色基因以物态呈现,更有利于学校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培养学生们爱国爱党的情怀。”野寨中学品格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徐富贵说。

  不仅是野寨中学,放眼宜城大地,这里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

  退役老兵潘新民在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向游客讲述红色故事。 雷琳琳 摄

  “安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诞生了很多名垂党史的‘人’,发生了影响重大的‘事’,留下了内涵深厚的‘物’,延续着历久弥新的‘魂’,红色精神在这片热土上代代相传。”安庆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魏敏说。

  1923年冬,在濮家老屋,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成立,安徽的革命曙光自此升起。

  青年党员们在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陈列馆内重温入党誓词。(资料照片)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下跪!”1927年,29岁的陈延年在牺牲前高呼。一年后,他的弟弟陈乔年也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王步文故居、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旧址、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旧址、请水寨暴动旧址群……岳西县被称为红军的故乡、革命的摇篮,红色足迹遍布山野。革命战争年代,四分之一的岳西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该县有336处革命遗址,占安徽省总数的十分之一。

  一百年来,安庆红色文化资源见证和记录了党和国家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孕育了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大别山精神、渡江精神。

  数据显示,目前安庆红色文化资源达1424处,其中重要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场所586处,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和有关实物等613个,重大事件和重要事迹等100个,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等93个,其他物质资源32个(处)。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安庆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英烈人物,是我们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

  全民国防教育 赓续红色血脉

  “亲爱的解放军叔叔,看着你们那黝黑皲裂的双手,我又心疼又敬畏……自从收到了你们寄来的‘戍边石’,我的‘军旅梦’也悄悄地在心中生根发芽……”安庆市华中路第二小学602班学生唐宇涵在给戍边战士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9月1日,九旬老兵李洪岳为华中路第二小学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全媒体记者 路欣 通讯员 张金捷 摄

  作为安庆市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华中路第二小学把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引进校园、引入课堂,与新疆军区某团的边防战士们开展“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同升一面国旗”等共建活动,在他们心里种下爱国报国、保家卫国的种子。

  华中路第二小学毕业生、从军12年的韩强从小立志参军报国,如今是一名戍守边疆的战士。“通过‘云端’连线给学生们讲戍边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韩强说。

  在安庆,各所学校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潜山野寨中学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高三毕业季,都会在纪念塔下、忠烈祠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延乔中学新生第一课从国防教育开始;岳西中学把国防知识融入学校文化课当中;独秀小学设置红色经典诵读课程……通过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安庆全面推动国防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赓续红色血脉。

  走出校门,安庆的红色教育氛围也相当“热”。

  在安庆博物馆近代文明陈列展厅、望江漳湖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庆市烈士纪念馆等处,人们总能看到“红领巾讲解员”介绍安庆地区党史故事的身影。

  “成为‘红领巾讲解员’后,我对革命先烈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革命先烈身上,我感受到很多优秀品质和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激励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安庆市石化一小五年级学生肖佳惠说。

  “红领巾讲解员”在安庆博物馆近代文明陈列展厅向游客讲述安庆红色故事。

  “红领巾讲解员”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

  青山绿水无尽思,宜城处处祭忠魂。

  每逢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日,安庆各级机关、学校等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等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献花、祭奠活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6月1日,安庆市国防人防教育馆正式开馆,吸引大批群众前来“打卡”。目前,安庆已建成国防人防教育馆1座、人防主题公园1个、社区人防主题广场1个、国防宣传教育基地2个,通过打造阵地普及国防人防法律法规,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传承革命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传承,是对英烈最好的赞歌。

  百余年来,党带领安庆人民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中留下的每一处珍贵历史足迹,都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

  大别山烈士陵园。

  这传承里有爱国主义精神。

  和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位学子一样,考取军校的岳西中学毕业生储典从小就立下参军报国的志向。“我从小听长辈们讲述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在小学五年级参加祭扫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活动时深受震撼,更加坚定了从军的决心。”储典说。

  今年,他如愿考上火箭军工程大学。“参军报国是一件光荣的事,我将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储典表示。

  这传承里有艰苦奋斗精神。

  1953年,退伍军人、桐城人开明义创办翻身合作社,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一年翻身,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赞扬。

  “我们依托开明义纪念馆红色党建展厅等载体,宣讲好红色故事,平均每月有600余人次党员群众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区党总支书记叶鲜说。

  如今,奋斗的精神在这个社区传承。聚焦群众实际需求,翻身社区积极探索,实行群众点单、村居接单、街道派单三级联动,创新“七彩网格”分级分色管理机制,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建设“睦邻港湾”。

  这传承里有无私奉献精神。

  为了一个使命,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还有很多奋战甚至牺牲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守护平安等一线的党员干部,比如岳西县包家乡川岭村委会主任华同春、太湖县徐桥镇前进村党总支副书记孙训祥、岳西县白帽镇土桥村党支部书记孟刚、安庆市公安局迎江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中队长周磊等,他们都是无私奉献的榜样。

  这传承里有开拓创新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安庆之窗”借着开放的东风遍地生根,安庆新型集体经济“领跑”全国,“孙超现象”引发全国关注。

  在改革浪潮中,安庆始终乘风前行。2017年7月,安庆市在全省试点先行推进林长制改革,入选2020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并在全国率先出台林长制地方性法规。

  安庆全面推行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路径,全力打造“满宜办”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一大批宜商归巢。2022年,全市宜商回归投资项目68个、投资额583亿元,为安庆“重振雄风、重塑辉煌”注入了强大动力。

  爱党爱国,是这片土地上人们根植于心的信念;参军报国,是这片红色热土上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踔厉奋发,与红色精神一脉相承。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红色精神薪火永流传。(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