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络课堂

时间:2021-09-06 11:12   来源:思政安徽

  真理的味道

  合肥七中 赵傲雪

  跨越时空追寻先哲的脚步,立足时代探寻真理的味道。同学们好!今天思政微课堂的主题是《真理的味道》。真理?会有什么样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故事——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总书记口中的这个“小伙子”就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陈望道先生,他翻译的这本著作,便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及其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真理”的味道呢?

  这就要从什么是“真理”说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主观”指的是真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客观”强调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放到历史中: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一个个方案试过了,却撞得头破血流。

  而在陈望道先生翻译完成的4个月后,《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1年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2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6年后,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100年后,当年的小小红船已蜕变为巍巍巨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我们用百年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才能让其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个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以马克思主义为例,真理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呢?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是否进行过思想理论的创新呢?

  有的同学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等人没有完全效仿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而是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有的同学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等人提出计划和市场不能和姓“社”姓“资”划等号,我们要把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结合起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回到真理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深化。

  翻开百年党史,我们看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进入新时代,我们又是如何继续追求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呢?

  十八大以来,围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习近平等新一代共产党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让你在哪些方面体验到了真理的甘甜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

  是的,进入新时代,我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千年梦想今朝实现;嫦娥探月,蛟龙深潜,大国重器世人惊艳;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展开画卷;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一带一路互通互联。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份甘甜曾给处于历史迷雾的人以践行初心的朝气;给身处民族存亡关头的人以英勇斗争的勇气;也必然给当代中国青年的我们以不畏困难奋勇前行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同学们,带着这份真理的甘甜,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你,准备好了吗?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节思政微课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