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络课堂

时间:2022-01-13 16:26   来源:思政安徽

一根小竹竿的故事

(濉溪县融媒体中心 刘文静)

  这是一根普通的竹竿,一米多长。别看这根竹竿很不起眼,它却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小竹竿的主人叫唐和恩,山东莱阳人。土地改革后,唐和恩和其他农民一样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过上了“温饱”的日子。那天,他正在地里收庄稼,听说村里要组织民工队到淮海前线去,他二话没说,放下手里的活,第一个跑去报了名。村干部看到他来了,笑着说:“哎老唐,去年你不是参加过南麻战役了嘛,这回就别去了,在家种好地也是支前。”唐和恩听到这话生气的说:“咋了,支前还论回数?没有共产党咱哪来的地种,不让俺去,种地也种不踏实。”村干部拧不过他,只好让他参加,大伙儿还推选他当上了小车队长。

  第二天,唐和恩率领小车队,开往淮海战场。启程时,他随身携带了一根3尺多长的小竹竿,以备路上休息支车和夜间行走使用。走着走着,唐和恩突然慢下了脚步,拿出小刀在竹竿上刻下了家乡的名字。有位队员上前询问,唐和恩笑着说:“咱每到一处或是完成一次转运任务,就要把地名刻在这根竹竿上,等到全国解放了,拿给子孙后代,让他们也知道,咱老百姓跟着共产党都去过了那些地方,走过了那些路。让他们知道,这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支前的路充满了艰险、道路崎岖,唐和恩走累了就拿竹竿当拄棍,遇到河流阻挡,就用竹竿来探深浅,风雪淤泥中用它找寻道路;敌机袭扰时就用它绑着树枝和茅草伪装防空;翻山越岭行路困难,就把小竹竿高高举过头顶在最前面引路。唐和恩总是能带领小车队准确,及时地到达目的地。

  一天夜里,唐和恩和民工们推着满载军粮的独轮车,在冰天雪地中艰苦地前行,突然,小车陷在了一个泥坑里怎么也推不动,唐和恩非常着急,他憋足了一口气,猛地一拉,把小车拉了出来,可拉车的绳子也崩断了,他整个人栽在泥坑里,门牙也磕掉了,满嘴都是血,队友们心疼的围过来“队长,队长你没事儿吧?”“没啥事儿,咱前线的战士,身上被子弹穿个窟窿不还照样冲锋吗?别说磕掉牙,就是豁出命咱也要把粮食送上前线。”说完,他把小竹竿高高举起带着队友们又踏上了前进的路。唐和恩也将这个地方的名字刻在了小竹竿上,那是他最难忘的地方-濉溪。

  就这样,半年多的时光里,唐和恩密密麻麻地在竹竿上刻下了88个城镇、村庄的地名,把这些地名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跨越三省、长达三千公里的人民支前路程图。

  淮海战役结束后,唐和恩被评为特等支前功臣,并荣获了“华东支前英雄”的称号。他的事迹还被搬上了荧幕,电影《车轮滚滚》中耿东山的原型就是唐和恩。淮海战役像唐和恩这样的支前民工累计达543万人运送弹药1460多万斤、粮食等军需物资9.6亿斤,历史不会忘记,是人民用肩膀支撑起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一双双纳着鞋底的手、一袋袋牙缝里省出的粮、还有讨饭时用来打狗的小竹竿,这根竹竿真实的记载了唐和恩小支队艰苦而光荣的历程,记载了人民群众为革命战争胜利立下的不朽丰功,也是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高歌猛进,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历史见证。它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将永远被后人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