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经验案例

时间:2023-12-12 15:01   来源:思政安徽

image.png

  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将思想引领发展、文化助力振兴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吸引了游客,带动了经济,更给当地村民的精神、物质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的大圩已是传统和现代元素碰撞相融,“半城半乡”“亦城亦乡”“圩美”生活令人神往。

2(1).jpg

  播撒文化理念的“种子”,塑造乡村之美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用潜移默化的思想文化理念,带领村民感受美、热爱美、追寻美,是以文化带建设的生动写照。

  大圩镇整合磨滩村和镇属集体企业金葡萄旅游公司的力量,融合多方资金,充分发挥磨滩村“近郊型乡村”的区位优势和兼具圩区、岗区的自然禀赋,正式启动“圩美·磨滩”乡村振兴项目。

  “圩美·磨滩”项目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将自然和传统文化元素完美结合。保留原有村庄肌理和房屋原貌,清淤联通坑塘水面和河道沟渠,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民宿组团融入“渔、樵、耕、读、茶”主题文化元素,反映了大圩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将打造集文化体验、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主题度假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融合”的乡村画卷正在圩美·磨滩徐徐展开。

  “圩美·磨滩”项目最大限度保存磨滩村原貌的基础之上,建造完成“精品民宿区”,留住乡村文化,记住乡愁滋味,产生经济效益。严格保证农业功能不变,将农业发展与观光旅游业深度融合,致力农田资源景区化。充分挖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旋转思想文化的“钥匙”,解锁发展之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如何利用好乡村人才资源,就要用思想政治的“钥匙”来开锁启匣,用崇高的道德熏陶人,用高洁的操行感染人,用进取的精神鼓舞人,将一切人才力量拧成一股绳,凝聚成助力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圩镇选优培育“领头羊”。将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懂发展善治理的优秀党员选进村工作后,贯彻镇村联学机制,落实联村机制,在镇级组织建设带动下夯实村级组织建设。

  该镇以党委为核心、党员为骨干力量、志愿者为补充、群众组织为桥梁,构建起多位一体的干群队伍。用好乡村振兴指导员和选调生队伍,将人才支持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不断锤炼“排头兵”

  该镇深入实施红色领航系列工程,将党建引领融入到村级各项事务中。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以土地、宅基地等形式入股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

  疏通文化资源的“河流”,涵养清正之风

  优秀文化是一条润泽心灵、涵养乡风的河流。思想政治教育要善借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的甘泉潜流入心、荡涤心灵,提高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让清正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头。

  构筑阵地融入生活。大圩镇乡史馆成为村民们“忆苦思甜”的窗口,也成为大圩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大圩镇青少年活动中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强化红色教育,又传承民间特色文化。圩美书吧、白丁图书馆将公共文化服务搬到百姓身边,满足大圩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常态熏陶润人无声。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定期邀请省市委讲师团成员、理论社科专家、“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新乡贤、志愿服务领头人等,创新形式将宣传宣讲与田间生产和城市生活相结合,将“小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喜闻乐见塑造新风。成立合肥首个“戏曲文化共建基地”,举办“乡村振兴 文化走亲 红色戏曲进乡村”活动。评优评先,推荐评选出一批“身边好人”“文明户”“好婆媳”“新乡贤”等。

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