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经验案例

时间:2024-03-21 09:21   来源:思政安徽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5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期,思政安徽集中推出我省相关学校的典型案例,展示5年来安徽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做法及成效,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培养时代新人凝心聚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从而不断提升育人成效的重要抓手。五年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开门办思政课,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内外发力,多措并举,打好“大思政课”建设组合拳,扎实推动思政课培根铸魂育新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聚力协同,创新特色课堂

“馆课结合”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一是打造“馆课结合”课堂。学校建有安徽省第一座大型场所类水情教育基地(该基地现为“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以此为依托,创新推出“馆课结合”特色思政课堂,通过展图数据、图文影像、沙盘模型、沉浸影院,在光影声电的视听盛宴里给学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渡江战役纪念馆、李克农故居、佛子岭水库文化馆……“馆课结合”思政课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思政课堂更有生机、活力和吸引力。

  二是创新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行走的思政课”“思政+水利”等实践教学新模式,组织师生来到20多个水利基层单位和金寨县大湾村、阜南县安台村等地,把思政课堂搬到防洪一线和乡村振兴的最前线,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明理,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行走中的收获转化为了沉甸甸的成果,学生获得安徽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一等奖2次、三等奖6次,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优秀奖2次,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2次。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金寨县大湾村开展实践教学

  三是推动协同育人。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全校10个教学院部结对共建,联合举办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积极协助二级院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并获得省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让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专业课、公共课、实践课,打开全课堂育人的“新视角”。

  二、实招提质,激活育人动能

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走上“水院大讲堂”为水院师生开讲

  一是请进来走上去。依托“水院大讲堂”,邀请大国工匠朱恒银、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苗键、援藏干部王韧、全国公安系统一等功臣余发海、杰出校友李金冰等走进水院开讲,建立特聘教授专家库,与路丙辉教授合作设立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水院工作站,学校党政干部走上思政讲台,打造由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大国工匠等构成的育人共同体。

  二是实招提质。学校连续七年举办思政课教学能力大赛,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工作,用好全国、省级和校级三级培训平台,开展常态化集体备课、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和教学督导,落实落细职称单列、教科研单列、评优倾斜、岗位津贴等各项保障措施,构建了专家讲座、教学竞赛、公开展示、以老带新和实地研学相结合的教师发展模式;三级平台、多轮培训、多向交流、多维研讨的教师培训体系;三级督导、传帮带教师听评课、同行听评课、学生评教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为办好思政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获安徽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三是动能激发。多措并举,实招提质,厚植思政课教师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思政课教师成长迅速,先后荣获江淮职教名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15项,获得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安徽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竞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近20项,主持省级以上名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教学成果奖和教科研项目60多项,在安徽日报、重庆日报、西藏日报、职业技术教育等报纸期刊发表理论文章和各类论文80多篇。

  三、“宣”入基层,面向社会开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送理论下基层”

  一是送理论下基层。立足行业,面向基层,深入省水文局、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引江济淮建设单位、淠史杭灌区、响洪甸水库管理处、梅山水库管理处、龙河口水库管理处等70多家水利基层单位,线上+线下,宣讲+调研,结合水利行业实际进行理论宣讲,受到基层单位的热烈欢迎,受益党员干部职工近6000人次。

  二是送理论进社区。立足社区,面向群众,积极与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建华社区、蜀山区荷叶地街道浅水湾社区、肥东县新安社区、振兴社区、花张社区等10多家城乡社区开展共建合作,并针对不同需求,开展“点单式”理论宣讲20多场,受益人数近2000人次,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送理论进社区”

  宣讲事迹得到中国网、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既有力推动了基层单位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也提高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