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园地

时间:2023-02-15 11:20   来源:安徽新闻网

  八十多年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和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斗志,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希望。

  时代在变,爱国情怀不变。期盼已久的新学期如期而至,相伴的温暖时光也随即开始。时下,正值各地春季开学季,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及幼儿园陆续迎来新学期。近3亿大中小学师生在经历“超长寒假”之后,相拥“春天的约定”。在各地,开启新学期,教好新课程,学好新知识,纷纷把理想信念教育课作为开学关键“第一课”上好上精彩,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把理想信念的种子埋在青少年心田。

  播下一颗种子,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杭州淳安县汾口镇龙川小学师生代表与抗美援朝老兵郑道福相约校园,抗战老兵饱含深情的回忆了自己的抗战经历,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绵阳实验高中邀请老党员蒲长胜走进教室,与师生们共同制作红色板报,憧憬美好未来、传递党的声音,开展特色思政课;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曾默默坚守开山岛多年的“时代楷模”王仕花走进校园,以《让五星红旗在开山岛高高飘扬》为题,为现场2100余名新生带来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把红色教育搬进校园课堂,上好有温度的开学“第一课”,不仅让学生铭记今天的安宁与和平来之不易,更能勉励学生们继承先辈“遗志”,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扣好第一粒“扣子”,让青春在奋斗中闪闪发光。校园是理想信念萌发的重要“沃土”,校园时光也是“祖国未来”茁壮成长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不论是“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的殷切嘱托,还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念兹在兹,或是“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的方法传授……这些重要论述,为学校办好思政课这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不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和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还是昂首奋进新征程的新时代,都需要将“爱国三问”问下去、答下去。方此春季开学之际,大中小学校需上好“有新意”“有温度”的思政教育课,把爱国的种子孕育在青少年心中,引导青少年立正心、明大德、行大道,在一点一滴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激发青春斗志,在拼搏舞台上挺膺担当。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学年,意味着新起点,寄托着新希望。大中小学生既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学习“青春如何奋斗”这门大学问,以主人翁的姿态,刻苦学习本领、发挥聪明才智,始终保持拼搏向上、奋斗进取的精神,在充满无限希望的美丽校园里锻炼强健体魄,涵养阳光心态,保持青春活力,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大中小学生要学好“青春榜样”,从中汲取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他们是田间地头的“新农人”,他们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青春面孔”,他们是在祖国边疆守护每一寸土地安全的“忠诚卫士”,他们是在各行各业奋斗打拼、挺膺担当的“青春浪花”……一个个鲜活的奋斗“剪影”,都是将“个人梦”融入“强国梦”的生动“缩影”,这些有温度的案例,都是校园思政课需要动情讲好的青春奋斗故事。

  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从新的学期出发,让我们共同拥抱新春天,孕育新希望,奔赴新明天。(作者 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