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园地

时间:2023-04-18 09:41   来源:安徽日报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对于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在高校铸魂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激活思政劳育,强化劳动价值引领。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与重要载体,高校应以课程为主阵地,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一方面,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作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联系,二者的功能都是以对人的思想价值观进行塑造和培养为基础进行的。高校要增强大学生对劳动及价值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加强思想引领,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重要论述,加强劳动道德修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反思劳动的时代价值,培育劳动情怀。另一方面,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劳模作为劳动者中的先进代表,要以组织宣讲会、观看教育视频、社会调研和研讨等形式,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劳模精神,发挥榜样作用,从而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融入专业劳育,构建劳动教学体系。加强劳动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要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与学生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整合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其一,融入专业课程。高校要在各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和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和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专业劳动知识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内容板块,统筹专业理论与劳动实践育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其二,建设课程劳育。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2022年1月教育部下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和学段目标。高校也要因地制宜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三,培育师资队伍。要重点培育一批兼有专业背景和劳动交叉学科知识,又有劳动技能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逐步推进劳动教育师范专业的学科建设,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注重实践劳育,打造劳动实践平台。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应围绕生活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等劳动实践形式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在实践中强化社会责任感,深化劳动精神体验。一要建立生活性劳动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具备基础的生活性劳动技能,可以通过班级、寝室和社团等实践载体开展生活劳动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二要建立服务性劳动教育平台。2020年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专门提出学校要进行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树立服务意识,锻炼实践服务技能。社会实践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高校要立足现实发展需要,依托各类实践活动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活动等服务性劳动,增强大学生劳动体验,培育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三要建立生产性劳动实践平台。高校要完善专业实习,加强校企合作,将专业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劳动乐趣,努力做到诚实劳动、辛勤劳动,不断积累职业经验,树立正确择业观。

  探索创新劳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性劳动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更高劳动形态。创造性劳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首先,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是融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过程,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专门人才。可以通过“一体化”培养目标设立、“嵌入式劳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来建立融合教育体系。其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和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在实践和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专业领域创新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融合产业新业态。在数智化驱动下,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和劳动工具呈现转型升级趋势。2017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支持劳动者通过新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高校要加强对劳动新业态的研究,特别是涉及新业态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安全和公共政策等制度研究,为创新劳育开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周蕾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铜陵学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