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园地

时间:2024-01-22 10: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隐性逃课”是相对于逃课的一种说法,学生没有真正逃课,并不违反校纪校规,但是人在课堂心却不在,听课效果与逃课相差无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在抓住学生特点开展教学的同时,引进先进理念为我所用,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让学生耳目一新,让思政课入心入行。

  思政课要避免“隐性逃课”

  传统思政课以教师单向输出为主,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游离于教育话语之外,难以长时间专心听讲。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独白式的单向输出占据课堂绝大部分时间,思政课上成了高深的理论思辨课或严肃的政治宣教课,学生吸收知识较为被动,容易走神。二是跟思政课的受众特点有关。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受众主要是“00后”,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互联网高速发展,他们追求时尚、崇尚自由,自我主体意识突出,若对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不感兴趣,会出现“低头族”“坐后排”“触屏族”等群体。思政课要避免“隐性逃课”,就要在提升课堂吸引力上下功夫。

  以沉浸式理念吸引学生回归课堂

  沉浸式理念运用于教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的“心流”概念。他认为,人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时,能全身心投入并获得高峰体验,即形成“心流”。起初,沉浸式理念运用于语言教学,学习者不仅沉浸于某种语言的学习氛围中,也能深入体验这种语言所营造的环境,因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深度学习方法。后来,沉浸式理念的运用范围不断拓展,企业据此开展培训,营造接近真实的虚拟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演练、互动中迅速提升技能。如今,沉浸式理念逐步引入高校课堂,其创设虚拟情境的做法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方式,学生在沉浸式实践体验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能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营造沉浸式课堂提升思政课实效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沉浸式理念深耕学生,在课堂上创设历史感、体验感、场景感、真实感,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境界。

  一是打造交互可感的叙事课堂。沉浸式思政课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体验环境为载体,将历史与现实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将历史事件置于可视可感的场景中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深入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本身。例如,依托“四史”中的生动故事,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融入历史、感悟历史、解析历史。沉浸式思政课还可以突破现实距离,开展“时空对话”。例如,在课堂上安排远程特邀讲述人,利用连线方式在课堂上融入故事讲述,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与温度。

  二是打造“仿若在场”的透视课堂。沉浸式思政课借助当代大学生喜好互联网的特点,通过教学造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伟大成就。例如,通过全息投影成像、3D追踪镜头等技术让学生“飞越港珠澳大桥”感受中国基建的力量,以航天员视角从神舟系列飞船上俯瞰地球,以时代的“在场感”激发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结合世界大局,以宏观视野启发理性思考。例如,利用国内和国外的比较视频、世界局势分析图景等,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教师要立足于深度启发,不回避、不隐晦,理性回答学生之问、社会之问、时代之问。

  三是打造多元亲历的实践课堂。沉浸式思政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要突破教学场域局限,将课堂学习有机延伸到社会大舞台。例如,将英雄人物、行业翘楚、一线劳动者等请进学校现身说法,让学生原汁原味地感知社会一线的多元信息;带领学生到纪念馆、农村、厂房等地开展现场授课,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组织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亲历体悟中观察总结,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发挥思政实践启智润心、涵德化人作用。

  四是打造深化创新的探究课堂。沉浸式思政课践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并驱”的理念,加强不同学科的协同互促,并结合专业特点,以第一课堂(思政小课堂)为基础,向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第四课堂(创造应用)延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觉知抽象知识,通过消化、接纳内化于心,经过凝练、整合外化于行,学生能够感受知识运用的“心流”体验,获得探究的愉悦感。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对思政理论进行探究式运用,用思维导图、专题宣讲等方式,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实现对抽象理论的形象化理解和认同。师生共研思政课题,把握“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协同互动中感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

  (作者沈燕维单位系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