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园地

时间:2024-03-06 10:30   来源:安徽日报

  今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

  6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各地持续开展,尤其每到3月就掀起“学雷锋潮”,可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学雷锋”。但是,扫大街、看老人、修电器的学雷锋“老三样”,年年“涛声依旧”。“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一度流传的顺口溜,很扎心。

  做样子,不是学雷锋。时间会淘汰不真诚的形式,留下真正永恒的雷锋精神。近些年,有些变化在悄悄发生。学雷锋不再只是“一阵风”,渐渐变成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走向常态化。不管何时何处,面对他人身处困境,只要伸出善意援手,帮帮忙、搭把手,也就在无形中传承了雷锋精神。

  雷锋“落户”在人们的心灵里。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中,从“不用谢!请叫我雷锋”的话语中,雷锋这个名字越来越响亮。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雷锋,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成为亿万群众的精神偶像。“拾荒主席”张景兰,作为一名处级退休的机关工会主席,本可以有悠闲的生活,她却选择上街捡垃圾、卖废品。一边节衣缩食,能省一分是一分;一边捐资助学,能花一万是一万。20多年来,她帮助千余名困难学子。雷锋是她的偶像,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人。“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学雷锋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张景兰说。

  雷锋“落户”在人们的日子里。心里有个你,处处都是你。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却从未离开。这些年来,我们身边从未缺少过雷锋式的好人好事,无数个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先进榜样温暖人心,用行动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当代雷锋”郭明义,学雷锋做好事,一辈子都在自己身上往外掏。掏了力,掏了钱,掏了血,连百年后的遗体也“掏”了,却不求半点回报。没有过多解释,郭明义专注于每一件小事好事,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帮助每一个人,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四十多年不曾有一丝一毫改变。他就像从云雾中射下来的一束束光芒,让人看到了更辽远、更明亮、更温暖的天空。

  雷锋“落户”在人们的岗位上。岗位学雷锋,时时皆可为。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安徽省委宣传部命名了第九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朱荣辉是“岗位学雷锋标兵”,是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综合执法局温泉综治组中队长。每天凌晨4点半,当别人还沉睡在梦乡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辖区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无论游客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游客摔伤、突发疾病、发生纠纷、车辆故障以及路灯不亮、猴子伤人、水管破裂等大事小事,都有人向他求助。“每天都是双倍的快乐,因为帮助别人既是我的岗位职责,又是我的人生快乐。雷锋有很强烈的幸福感,我也是!”朱荣辉乐呵呵地说。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雷锋的身影。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涌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收获着助人为乐的满足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传递无穷无尽的正能量和真善美,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善小而为,不必顶天立地,却又自有力量。“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雷锋最平凡、最善良的表白,也是雷锋精神最贴切、最经典的注释。像雷锋一样执着于做好事,让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雷锋不老,永远年轻。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放射光芒。( 张 岳)